理论研究

惟改革创新者胜

发布时间:2019-12-30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显著优势进行了系统的凝练概括,并将“坚持改革创新、与时俱进,善于自我完善、自我发展,使社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作为十三个显著优势之一。改革创新不仅是中国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实践经验总结,也是当今国际竞争越发激烈的必然要求。只有在与时俱进当中,摒除旧思想、旧观念,勇闯新空间、新领域,才能确保社会始终充满生机活力。

一、改革创新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然要求

社会主义制度相对于资本主义制度更能够适应生产社会化的本质要求,这是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具体体现。但是,这种优越性的发挥必须依赖于具体的实现形式,而不能够自然而然地发挥出来。只有在获得合适的实现形式的前提下,社会主义制度才能够创造出比资本主义更高的生产效率。社会主义制度要遵循历史唯物主义基本法则,随着生产力的发展而不断向前发展。在整个发展过程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可以通过自觉的改革所带来的制度创新来解决,从而推动和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与自我发展,同时也为社会主义制度带来生机活力。

中国的社会主义事业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这得益于我们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进行改革创新。我们在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前提下,主要从事两个方面的改革:一方面是在事先确定的基本制度框架内,积极研究和探索采取什么样的有效形式来实现基本制度;另一方面是积极主动调整和改革与生产力发展已经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以及与经济基础已经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充实社会主义制度的内涵。两者之间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改革为创新提供了坚实基础,而创新是深化改革的必然要求。我们在改革进程中以开创新事业、打开新局面的魄力和勇气实践各种创新活动,以推动社会全面和谐发展、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促进社会主义事业繁荣发展。

二、制度的自我完善依赖于改革创新

坚决破除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旧机制是改革创新的主要方向,改革创新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日趋完善提供了内生动力。需要特别强调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并不是一个封闭、固化的体系,而是一个开放、发展的体系,它以开放包容的姿态对待人类社会所创造的一切优秀文明成果,根据自身国情加以吸收利用和变革创新,使其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始终注重构建完整的制度体系。在制度设计或制度改革当中始终坚持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具体制度之间的有机结合,让整个制度体系具有层次性和系统性,体系内部各项制度相互关联、相互支持、相互协调。这种完整的制度体系为实现国家治理的高效有序提供了有力保障,同时也促进了社会各领域之间的协调发展,凸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高效运行的优势。

三、人民群众是改革创新的力量源泉

人民群众作为实践活动的主体,不仅是社会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社会变革的决定性因素。在改革中我们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充分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人民群众的创造力,将人民群众的智慧力量充分凝结到改革过程中,这是我们改革开放40多年所取得的宝贵经验。如果不充分尊重人民群众的意愿,得不到人民群众的积极支持和广泛参与,我们的改革不会取得如此伟大的成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生机活力和优越性就无法得到体现。

通过改革有效解决过去因为缺乏人民群众积极性和创造性而导致的经济社会长期发展不可持续的问题,通过不同形式的分权、放权和赋权让社会成员获得更多的经济上的自主权,充分调动和激发人民群众积极主动参与改革创新的热情,人民群众的集体智慧最终凝结在改革创新成果当中,生动体现了党的群众路线在改革创新中的积极作用。自由宽松的环境为改革中很多创新的自发产生提供了重要保障,发挥人民群众对改革创新的支撑作用,是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的必然要求。

四、党的领导为改革创新提供了根本保证

中国共产党凭借巨大的政治勇气和政治智慧研究改革当中出现的新情况,解决遇到的新问题,不断学习和总结新经验,最终成功走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如今我们的综合实力、经济实力、科技实力、军事实力等取得了长足的进步,无论是人民的面貌、国家的面貌、民族的面貌都焕然一新。改革创新的实践充分证明:我们党开辟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没有党的领导,就不可能取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伟大胜利。

中国共产党将短期目标和长期目标融入到改革创新的顶层设计当中,既着眼于当前急需消除的各种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更着眼于未来国家的发展,通过构建科学的制度体系以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科学的顶层设计使得我们的改革创新具备了稳定性、协调性和系统性,为改革创新的顺利进行奠定了基础。此外,改革创新离不开稳定的社会环境,稳定是改革创新的前提,没有社会稳定,任何的改革创新都无从谈起。党的领导为改革创新过程中的公平正义保驾护航,保证了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创新成果。

(作者系湖北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省委党校分中心研究员)


学校值班电话:(0371)6878 4554(传真) 学校招生热线:(0371)8885 8888

学校校址:河南省郑州市紫荆山南路666号(南校区)

黄河科技学院 - 学生中心© 1999-2024 版权所有  豫ICP备05002420号-1